税法清风拂绿壮乡校园,诚信之雨润育八桂新苗。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广西税务部门以“知识播种、实践探索、税校协同”为主线,通过“启蒙-践行-传承”递进式育人链条,让依法纳税的种子在八桂学子心中生根发芽,为培育新时代税收法治栋梁夯实根基。
扶绥县税务局走进校园开展税收宣传活动,引导学生们认识税收,培养诚信纳税意识
知识播种,点亮税收启蒙之光
广西税务部门推动“税法课堂”与壮乡文化深度交融,通过民俗活动普法、趣味游戏互动、税收作品征集等特色活动,让税法宣传既有传承文化的“底气”,又充满青春洋溢的“朝气”,税收法治的智慧星火点亮了少年成长的启蒙之光。
伴着清脆的竹竿敲击声,一群身着蓝色制服的税务干部和穿着民族服饰的同学们手拉手跳起了欢快的竹竿舞。来宾市兴宾区税务局将普法课堂搬到了操场,税务干部化身“税法讲解员”,穿梭在竹竿间提问:“我是国家大管家,收钱不为自家花,修路建校全靠它,猜猜我是谁?”引得同学们争相抢答。这种“歌舞+互动”的普法新形式,让枯燥的税法知识瞬间“活”了起来。
在桂林市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操场上,鼓点铿锵,龙腾狮跃,税务干部手举“有你有我税收同行”的绣球,与同学们扮演的舞龙舞狮团队积极互动,将税法宣传融入民俗表演中,让少年们在欢笑声中领悟“税收连着你我他”的深意。
北海市合浦县税务局前往汉代文化博物馆开展“税史探秘”研学活动,学生们化身“税史侦探”,在汉代市集布景中体验《鱼鳞图册》拓印、税币拼图冒险,穿梭古今解锁税收密码。
百色市田东县税务局通过故事、游戏、拆汉字等形式,为城东小学四年级三班上了一堂生动易懂的税法课。班主任说:“今天的税收小课堂趣味十足,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有些同学还表示长大后一定要做守法纳税人。”
在玉林、河池、贺州等地,税务部门以“普法+艺术”形式推出主题书画大赛、税收创意剪纸、民族团结诗朗诵等多项趣味活动。孩子们用画笔勾勒“税惠民生”图景,用剪刀裁出“减税降费”窗花,用诗歌吟诵“民族团结”税情,让税法知识在翰墨飘香中浸润童心,在非遗传承中播种法治理念。
广西税务局在南宁举办“税收·法治·公平”税企座谈会
实践探索,培育税收法治理念
广西税务部门以“体验式普法”为突破口,打造“沉浸式课堂”与“场景化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让抽象的法治理念化作可感可知的生动实践,真正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知”的转变,让依法纳税的种子在青春心田自然萌发。
柳城县税务局创新开展沉浸式税法体验课,138名小学生化身“小小创业者”,模拟从注册公司到完成纳税申报的全流程,让税法教育从说教变为实践,实现了普法教育的“双向奔赴”。活动中,抽象的税收知识化作“彩虹税率表”“漫画税法”等生动形式,实时税收可视化大屏更让同学们直观看到税款转化为城市万家灯火绚烂瞬间,让孩子们惊叹:“原来税收魔法就在身边。”
南宁经开区税务局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联合广西民族大学为200余名财税专业师生开展沉浸式职业体验活动。通过创设“税费服务体验师”岗位,让学生们体验导税咨询、申报审核的全流程;精心设计“风险防控沙盘推演”,模拟虚开发票识别、纳税评估等真实场景。这种“角色扮演+情景演练”的实践教学,既破解了传统税法课堂“重理论轻实操”的痛点,又为培养“上岗即上手”的应用型财税人才提供了鲜活样本。
河池市环江县税务局创新打造“角色体验+游戏激励”实践课堂,组织第五小学学生开展“小小税收体验官”主题活动。在“模拟办税厅”里,学生们分组扮演纳税人和税务人员,通过情景剧形式体验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流程。活动创新设置“税收能量收集站”积分机制,完成办税任务可获得特色贴纸,集满贴纸者可荣获“税收宣传小卫士”勋章。这种寓教于乐的实践模式成效显著,参与学生不仅能清晰讲解纳税流程,更主动化身“小小税法宣传员”向周边商户普及发票知识。
防城港市税务局邀请职校学生走进办税厅,在智能办税终端实操中感受“非接触式”服务的高效便捷。百色市税务局构建“感知接触-理解内化-践行强化”教育生态链,组织30名中学生化身导税员实操电子税务局,帮助学生精准掌握办税要点,4名“红领巾小税官”全流程服务纳税人20人次。
税校协同,构建长效培育机制
聚焦青少年成长全周期,广西税务部门探索实践“1+N” 税校共建模式,推动法治教育从“碎片化”向“体系化”跃升,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青少年税收法治教育新格局。
港口区税务局邀防城港市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沉浸式”体验税收
柳州市税务局聚力打造以柳邕一小为中心、多校联动的税宣矩阵,已建成“青少年税收法治宣传教育基地”8个、“税收普法教育实践站”2个。其中,柳州市柳邕路第一小学作为广西首个少年税校,与柳南区税务局携手35年深耕青少年税法教育,通过基地建设、开发特色教材、“税收大篷车”“快板说税”等多样化活动,培育出以甘庆华为首的400名“税法小小宣传员”。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携手中国税务出版社深入柳州市柳邕路第一小学校园,开展赠送《我的税收第一课》读本、师生同上“税收第一课”、税法知识问答及特色节目展演等活动,让税法知识真正进教材、进课堂。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税务局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构建“阶梯式”青少年普法教育体系:为中小学生开设“税收与法治”基础课程,帮助其建立基础的税收法治观念;为大学生群体定制“创业税收锦囊”专题培训,助力规划创业之路;针对外籍学生需求,开展中英双语个税政策宣讲活动,目前已覆盖外籍留学生20余人次,实现了普法教育的全覆盖与精准化。
河池市税务局以“阵地前移、资源下沉”为突破口,构建“一阵地+多点位”税宣教育格局。依托当地刘三姐文化、丝绸文化等特色,建成税收教育宣传主阵地。基地以“税赋春秋”“红色税史”“发展新篇”三大板块为特色,串联起从秦汉“田赋制”到现代税收的千年嬗变,让“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诚挚初心紧跟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同时分点发力,联合宜州区第一小学共建全市首个“青少年税收普法教育基地”,形成“税务+学校”联动机制,推动税收宣传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
此外,广西各地税务部门多元化实践青少年法治教育长效培育机制。在贺州,八步区税务局以“1个青年普法志愿服务队+N项特色活动”为抓手,开展普法活动30余次,捐赠涉税图书800余本,通过互动课堂和爱心捐赠深化青少年税法认知。在贵港,平南县税务局构建“党员先锋队+小小税法宣传员”双带动机制,推出季度沉浸式税法课,形成“课堂研学+社会实践”长效普法机制。在崇左,江州区税务局携手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共建税费服务站,打造“双轨育人”模式,实现税收教育与职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培养财税专业人才注入新动能。
从桂北山区到沿海园区,从小学课堂到高校校园,经过多年探索,广西各地税务部门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已形成“基地建设标准化、课程体系阶梯化、实践活动特色化”的青少年税收普法教育新模式。八桂大地正以“润物有声”的实践智慧,铺展“教育一个孩子、带动千家万户、涵养社会清风”的法治长卷。